![]() |
楼主(阅读:3793/回复:2)RS-485的节点和距离的理论极限RS-485的节点和距离的理论极限 波仕电子版权所有 在下一代RS-485总线的概念下,BOSHIKA将原本用于延长RS-485通信距离并且提高负载能力的中继器与RS-232/RS-485转换器进行绑定,推出RS-232/RS-485中继转换器,同时对RS-485信号的流向进行整理,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感觉就是一个RS-232与RS-485的转换器。这种思想体现在最新的《一种带中继功能的串口转换器》专利文献中。对于BOSHIKA而言,下一代RS-485总线的变化就是要不受最远距离和节点数的限制,同时下一代RS-232/RS-485中继转换器485A2还得保持无需供电的特性。在这个思路中,BOSHIKA的RS-232/RS-485中继转换器突破了传统RS-485总线的节点数和距离的限制。每接一个RS-232/RS-485中继转换器,RS-485信号都得到了中继增强,所以这种RS-485总线不再受一条RS-485总线最远1200米的限制,而是当接N个转换器时就可以达到1200米的N倍距离,N是否不受限制---本文将讨论N的理论极限。传统的RS-485总线有接负载个数的限制,比如128个,就是同一条RS-485总线中最多挂128个RS-485口。使用M个RS-232/RS-485转换器构成的RS-485总线中,由于接入的转换器将RS-485总线分开为了M段(每一段之间相当于有一个中继器),所以当接M个转换器时就可以达到128×M倍的负载个数,M是否受负载数限制---本文也将讨论。 1、突破RS-485节点和距离极限的布线方式 RS-232/RS-485中继转换器有一个DB-9孔的RS-232口和2个带接线端子的RS-485。DB-9孔端用于接RS-232口、DB-9针端通过接线端子板接RS-485口。485A2的接线端子板上有5个接线端子(A1、B1、GND、B2、A2) ,为两个RS-485口,共用GND地线。A1、B1与A2、B2是功能完全相同的,不分方向。 两个RS-485口具有相互中继的功能。 485A2应用与RS-485多机通信的典型接线图。若每一段RS-485的距离为1200米和128个,则整个RS-485系统的距离达到(N×1200米)、节点数达到(N×128)。可以看出,使用了485A2的RS-485总线布线极其简洁。最远两端可以用485A,也可以用485A2。注意整个RS-485系统共用GND线。 2、RS-485多机通信节点数的极限
4、无误码的RS-485通信距离的理论极限 假设波特率为9600bps,就是每秒9600位。也就是传输一位(1bite)的时间是1/9600=0.000104s。在这个时间内电磁波的传输距离(也就是光速为299792458m/s )为31228米。如果电信号的电磁波延时达到0.000104s(大约0.1ms),那么就会延时到错位一个数据位,这样就会出现误码。怎么理解?在某一时刻主机收到的最远的节点的数据会与大约0.1ms前最近的节点发送的数据重叠一位,这样就有误码了。也就是RS-485的无误码通信的理论最远距离在9600bps时只有大约31KM。假设每1200米进行一次中继,31228/1200=26.02,也就是说要达到RS-485的理论极限,需要至少26次中继延长。 以上的通信完全失败的RS-485距离极限343512米(9600bps)与数据位数有关,而且成正比例,就是说用CAN2.0(29位)比CAN1.0(11位)的极限更加大,大一倍以上。 到这里,大家一定会惊讶RS-485通信距离极限之短。互联网、手机、GPS是如何传输几乎无限远距离的呢?互联网和手机通信几乎无法实时,而GPS对延时的计算及其精确。以后将另外专文讨论。 欢迎使用串口论坛 |
![]() |
订正:假设波特率为9600bps,就是每秒9600位。每个数据有1个起始位、8个数据位、1个校验位、1个停止位,一共10位。--------->>>>1+8+1+1=11位,不是10位。。。。。。。后面的计算是用11位,到是正确的。 4、无误码的RS-485通信距离的理论极限 并非只有当整个10位?11位数据完全重叠时才无法通信, 欢迎使用串口论坛
回复3楼 TOP
|
![]() |
这种转换器比以前的更实用了,在一个企业内组网也不会无限制的安装这玩意,所以使用起来就不会有太多的顾虑了。” ----一个波仕用户的回答 欢迎使用串口论坛
回复4楼 TOP
|
2/ 1 1
|